全球金融格局加速重构背景下,ESG投资理念与绿色金融正经历从边缘到主流的范式转变。目前,全球金融界都在扩大投资以推动各个行业的转型,但需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共担机制、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融入其中。
近日,世界经济论坛(WEF)可持续金融主管德里克·巴拉尔迪(Derek Baraldi)在中国香港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现场独家专访。他指出,由于科技公司对人工智能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能源需求,能源的使用量将会大幅增加,现在是许多经济体重新评估基础设施、智能电网方面地位的时刻。目前,全球每个地区看待ESG的角度都各不相同,但中国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积极发展,可以被视为其他经济体的榜样,尤其是在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方面。
德里克·巴拉尔迪还表示,中国香港在过去数十年所扮演的角色并没有改变,是海外公司想要投资中国的“超级联系人”,并将继续发挥其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
通过增持黄金,各国央行能实现资产多元化、降低对美元资产的过度依赖
NBD:近年来,地缘政治紧张、数字货币兴起和气候金融压力正在重塑全球金融架构。国际社会应在哪些关键领域建立合作框架,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包容?
德里克·巴拉尔迪:我认为全球金融界正关注以下几个优先事项,主要是扩大投资以推动各个行业的转型。一是资本成本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二是可持续发展影响议程必须融入后续诸多成果与行动;三是公共领域和私营部门的利益要达成一致,并明确双方应分担的风险与回报,这对于实现资本的合理配置至关重要。要达成这些目标,还有一些工作亟待开展。
回顾去年,我认为合作、多边组织的重要性已经凸显出来了。
NBD:WEF此前的一份报告指出,由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不稳定加剧,全球化趋势继续放松,并已到达一个关键节点。有观点认为,WEF所描述的环境可能会加强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和外汇多元化工具的作用。请问你如何看?
德里克·巴拉尔迪:这很有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截至2024年,外汇储备中以美元计价的比例为55%,而在2001年这一比例为71%。各国央行不断推动外汇储备结构多元化。随着金融市场和支付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各国央行也开始涉足新的资产类别投资。
在这样的背景下,黄金在各国央行储备中的占比自2008年以来大幅增加,目前已达到约50%。这无疑对黄金价格产生了影响。各国央行之所以青睐黄金,是因其被视作对抗通货膨胀和政治风险的有效对冲工具。通过增持黄金,各国央行能够实现资产多元化,降低对美元资产的过度依赖,进而降低风险。此外,这一趋势与经济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相契合。
NBD:在部分国家和地区面临债务困境和绿色转型融资需求双重挑战的背景下,如何构建“转型金融+债务重组”的协同机制?你对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如世界银行气候融资机制)有哪些具体建议?
德里克·巴拉尔迪:部分国家和地区正面临双重危机。一方面是债务困境,另一方面是对绿色融资的迫切需求。对这些国家和地区而言,他们需要弥合短期内所需救助与长期资本流通之间的差距,而降低资本成本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
在加速绿色投资方面,实现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将极为重要。这同样需要做出一些重大的政治决策,比如将可持续性纳入绿色债券框架中。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下对能源需求将大幅增加
NBD:未来3到5年内,你认为气候和ESG相关的哪些领域值得投资人和企业家关注?
德里克·巴拉尔迪:一方面,我认为比较容易实现的是与电力相关的领域。比如,轻型汽车领域(汽车、摩托车等),而这些领域也正在大规模发展。
另一方面,比较复杂的领域当属重工业,包括航运、货运、航空、钢铁、水泥等行业。因为绿氢能源,我们可能需要10到15年才能找到可扩展的、可靠解决方法;而在航空领域,可持续航空燃料或许也还需要十多年的时间才能实现。
NBD:你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德里克·巴拉尔迪:由于科技公司对人工智能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能源需求,能源的使用量也会大幅增加。不仅对于新兴经济体是这样,发达经济体也是如此。所以,现在要重新评估各经济体的基础设施、智能电网等方面了。
NBD:提到绿色转型中的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概念时,很多人总认为这是一种社会责任。但在金融体系中,ESG投资对公司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你认为ESG投资和社会责任间有何关联?ESG投资有怎样的功能?
德里克·巴拉尔迪:ESG涉及环境治理、社会等方面,而环境关乎气候、自然。我认为,尽管目前由于国际形势,与气候和自然相关的议程出现了一些被搁置的情况,但这些议程在过去一年里依然得到了推进并加速发展。
而社会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治理部分。例如,要谈论能源转型,就得考虑到技能再培养和转移的机会、新就业岗位的创造、经济增长的机遇以及获取具有竞争力的能源的机会。所以有很多新的概念需要引入到能源转型中。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最终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此外,农业领域也需要按照自身的节奏进行转型。这些方面的社会影响都极为关键。而我认为,在转型过程中,社会层面的因素或许是推动产生积极发展态势的最重要因素。
中国香港的角色仍未改变,将继续发挥国际金融中心作用
NBD:中国的一些企业目前可能面临ESG披露方面的困难,有企业觉得很难和国际标准对接。你觉得其中的难点是什么?
德里克·巴拉尔迪:目前全球每个地区看待ESG的角度都各不相同。虽然相关议程也在加速推进,但并非总是以一致的方式,尤其是在报告标准和分类法等方面。然而,我们可以注意到,中国在很多层面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积极发展,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其他经济体的榜样,尤其是在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力等方面。
就ESG报告的标准化而言,目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关讨论。不过,在全球范围内尚未达成明确的一致意见。
NBD:你认为中国香港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德里克·巴拉尔迪:毫无疑问,中国香港有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是海外机构对华投资的“超级联系人”,这可以从资本流入和流出这两个角度来看。这意味着,那些想要在新兴经济体拓展市场的中国公司,会通过香港来进行再投资;而对于那些想要进入中国内地并助力内地发展的公司而言,中国香港也同样重要。
中国香港在过去数十年所扮演的角色从未改变网上期货配资平台,我们坚信,它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例如,2025年当地保险业展现出的潜力。我们坚信香港将发挥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